什么是执行力?一方面是要求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另一方面是要求及时的结果反馈。
每一个团队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执行力,然而执行力来源于哪里?是什么因素在决定和影响着执行力?
执行力不是员工的专属,而是领导要首当其冲;
执行力不是用“鞭子”抽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
执行力不是对结果的渴求,而是对高效实现目标过程的追求;
执行力不是对领导负责的行为,而是对事负责的态度;
执行力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植入团队成员内心的价值观。
打造高效执行团队的3个核心因素
一、领导行为因素:领导才是第一执行者!
1、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没有官僚作风,不会置身事外把自己视为“监工”,而是执行团队的一份子。领导和员工只是实现目标过程中彼此的分工不同,执行力的要求不是只针对员工,领导才是第一个执行者。
2、诚实守信
承诺的事情要兑现,说到做到,才有后面的得到。《狼来了》的故事都知道,忽悠次数多了,就不会再有影响力了。
3、多鼓励,少批评;善引导,少说教
执行中遇到问题是正常的,如果忙于批评,员工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如何避免犯错,而不是如何更好的达成目标。遇到问题时多引导员工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要一味的灌输自己的想法,这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激发。
二、管理机制因素:机制发挥作用才是关键!
1、可执行的目标
如果想造一架飞机,那么就要有造飞机的相应条件,如果勉强只够造一辆汽车,那为什么非要去造飞机呢?不切实际的理想,只能凭添烦恼。
目标设定一定要考虑到现实条件,不能按照“三拍”定律进行。目标设定拍脑袋,任务分配拍胸脯,总结的时候拍桌子,前面感觉良好,结果一塌糊涂。
2、赏罚分明且及时
制定激励制度是必然的,关键是在落实制度过程中能否做到公正、公平,不能让执行者感受到厚此薄彼的情况。另外,及时性也很重要,不要让执行者等到花儿都谢了,那样也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和价值。
3、谋定后动,合理监督
做事三思而后行,把执行策略想清楚再做,减少一些因冲动可能带来的问题。没有监督就没有执行,关键是如何掌握好监督的尺度,监督的尺度把握的核心原则是不影响事情执行的连贯性和执行者的积极性(就像足球比赛中对裁判判罚尺度的要求)。
三、文化环境因素:一切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
1、对事负责的第一原则
对领导负责还是对事情负责?在某些情况下,这是一个非常让执行者纠结的问题。执行力强调的是对事的意识和行为,所以,要在团队内营造一种对事负责的氛围,当对事负责和对领导负责不能统一的时候,执行者应优先选择对事负责的处理方式。
2、敢于担当,不推诿
有功则争,有过则推,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对团队的氛围将是致命的伤害。能言善辩者占便宜,老实人吃亏,到最后没有人愿意成为“老实人”。
3、允许犯错
只要是做事就有可能会出错,不能因为错误的出现而完全否定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根源就是团队对犯错的态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yztougao@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